甲、學習目標
中一至中三級
認識中國歷代治亂興衰的基本史實,以了解現今事物的背景與演變。
透過歷史知識的學習,訓練理解、綜合分析及評論史事的能力。
通過理解史事的因果關係及相互影響,培養對事物的客觀態度及對事理的分析能力。
學習中國文化,從而提高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,培養民族情感。
通過對科技發明、中外文化交流及學術、宗教思想的認識,了解中國文化具有兼容並包、開拓創新的精神,在發展過程中,不斷融匯其他民族的文化。
透過對歷人人物及史事的認識,培養學生優良的品德,以及對民族、國家的歸屬感和社會的責任感。
中四至中六級
認識中國傳統文化,從而啟發個人對社會、民族之責任感。
了解歷代治亂興衰之基本史實。
認識歷代要制度、經濟發展、地域資源與宗教傳播之概況。
理解重要史事間之因果關係及相互相影響,從而培養其對事物之客觀態度及對事理性之分析能力。
透過對重要史事及歷史人物之剖析,培養優良品格,從而建立積極之人生觀。
乙、本校中史科學程綱要
中一級:
|
中二級
上學期課程範圍 |
|
單元一 |
|
第1章:五代的興替與宋的統一 |
第1節:五代十國的興亡及政權特色 |
第2節:北宋統一及國策的制定 |
|
第2章:兩宋政治及經濟的發展 |
第1節:宋代文人政治的特色 |
第2節北宋的變法與黨爭 |
|
第3節:北宋的商業與城市發展 |
|
第4節:宋室南遷後南方經濟與海外貿易 |
|
第5節:宋代中原人士南來與香港經濟發展概況 |
|
第3章 元朝的統治 |
第1節:蒙古的崛起、拓展與元朝的建立 |
第2節:元朝的統治政策與民族關係 |
|
單元二 |
|
第1章 明代的君主集權政治 |
第1節:明太祖建國與明成祖得位 |
第2節:明初君主集權措施與影響 |
|
第2章 明代國勢的張弛 |
第1節:鄭和下西洋的概況與影響 |
第2節:明代的國防建設與都城建築(選教部分) |
|
第3節:晚明政局與明朝滅亡 |
|
下學期課程範圍 | |
單元二 | |
第1章 清朝與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|
第1節清朝的統一與清初盛世 |
第2節清朝對各民族的統治政策及成效 |
|
第3節清朝的中衰 |
第2章 外力衝擊與內憂
|
第1節西力東漸與鴉片戰爭 |
第2節英法聯軍之役 |
|
第3節太平天國起事 |
|
第4節中日甲午戰爭 |
|
第5節義和團事件與八國聯軍之役 |
|
第3章 清廷的圖強 |
第1節洋務運動 |
第2節維新運動 |
|
第3節清末新政 |
中三級
上學期課程範圍 |
|
單元一 |
|
第一章辛亥革命與民初政局 |
第1節__晚清革命活動的發展與辛亥革命 |
第2節__民初軍閥政治 |
|
第3節__北洋政府的外交挫折與五四運動 |
|
第4節__民國時期的社會文化發展 |
|
第二章國共合作與分裂 |
第1節__國共第一次合作 |
第2節_國民革命軍北伐與國共分裂 |
|
第3節_國共第二次合作 |
|
第4節_1920年代內地與香港的關係 |
|
下學期課程範圍 |
|
第三章日本侵華與抗日戰爭 |
第1節_日本侵華的背景及行動 |
第2節_全面抗日戰爭 |
|
第3節_香港的淪陷與抗日活動 |
|
第四章國共內戰 |
第1節_國共再次分裂 |
第2節_國共全面內戰 |
|
單元二 |
|
第一章建國至1978年間的內政與外交 |
第1節_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|
第2節_建國初年的內政 |
|
第3節___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|
|
第4節_文化大革命 |
|
第5節_1950至1970年代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 |
|
第6節__建國以來內地與香港的關係 |
|
第二章改革開放政策 |
第1節_改革開放 |
第2節_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國際上的角色與地位 |
|
第3節__改革開放中香港發揮的作用 |
|
第4節__香港回歸的歷程與特區的成立及發展 |
任教老師
班別 |
科目名稱 |
每星期堂數 |
任教老師 |
S2 |
|||
2A |
中國歷史科 |
2節 |
趙慧霞 |
2B |
2節 |
趙慧霞 |
|
2C |
2節 |
趙慧霞 |
|
2D |
2節 |
趙慧霞 |
|
S3 |
|||
3A |
中國歷史科 |
2節 |
陳淑儀 |
3B |
|||
3C |
|||
3D |
|||
3E |